2022-07-21 来源: 《银行家》2021年第10期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明确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以数字化转型驱动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变革风起云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突破;同时,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不断加快,对银行业的经营模式、服务模式和运营模式带来颠覆性变革。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也亟须从架构调整、技术融合、业务创新等方面,探索数字化的有效路径和策略,力争在自我革新中培育差异化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如何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金融创新,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强化普惠金融服务力度,探索金融互联网业态的新形式和新路径,进一步建立起与实体经济结构和融资结构相适应、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的时代赋予金融创新以新的历史使命。本刊主办的“2021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于2021年9月24日采取线上直播形式展现。本次论坛以“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与策略”为主题,围绕全球数字化潮流,对金融业如何以创新为手段,更好地适应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建言献策。本刊特将嘉宾发言整理摘登在本期“银行家论坛”栏目,方便读者阅读。
姚江涛:数字化赋能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 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中航产融、中航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信托业协会会长 姚江涛
信托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是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了“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以数据和技术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数字化赋能是通过数字化技术驱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创新与增长,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信托行业目前正处于深化转型回归本源的关键期,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社会生活数字化快速迭代的背景下,数据资产和数字财富的涌现将成为信托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重要内容,这是机遇更是挑战,信托公司只有加速数字化转型,主动发挥差异化的信托制度优势,树立数字化思维,培育数字化能力,优化数字化治理,形成数字化生态,才能及时跟得上开放变革的数字时代,胜任得了敏捷创新的受托服务,真正创造出长期稳定的客户价值。
数据信托是信托赋能数字资产管理和数字财富管理的有效路径
有效路径一:发挥信托法律架构优势,实现数字资产的复杂权属安排和信任制衡管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数据信托”定义为2021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认为数据信托能够均衡数据主体与数据控制者之间的复杂利益关系,在数据流通和交易中兼顾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最大化,助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革新以及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迭代。
有效路径二:在于坚守受托人本位,成为数字财富的守护人和管理人。伴随数字技术的颠覆式创新,国民财富的数字化迁移也在同步迭代,数字文化、数字消费、数字产权等线上场景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财富的内容、形式和观念,数字财富管理已经成为财富管理行业的新课题。信托公司只有充分履行受托人的忠实、审慎义务,以最严格的信义义务维系与信托当事人之间长久、持续、稳定的信任关系,才能真正建立数字财富管理的差异化受托服务优势。
中航信托持续开展数字化转型,践行数字化赋能业务创新和管理优化的典型实践
战略引领强调数字化赋能的执行力。中航信托相继与安永、埃森哲、普华永道等知名咨询机构密切合作,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与经营特色,形成数字化转型战略图,层层分解至前中后台各业务和管理单元,确保一张蓝图,一个方向,汇成一股力量,保障数字化赋能的战略执行力。
业务创新强调数字化赋能的驱动力。中航信托在2016年就推出了首单数据信托业务,将企业数据库资产价值作为增信的重要考量因素。持续与高校开展合作研究,探索数据信托的法律基础与商业模式,积极跨界整合资源,与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北京互联网法院、清华经管学院等单位及智库联合组成数权保护课题组,专项开展“数据资产信托合作计划”,探索更符合中国发展模式的数据要素市场多元治理与高效配置的创新机制。中航信托在碳资产信托、知识产权信托等产业细分领域也创新开展了数据资产信托产品与服务。
文化共识强调数字化赋能的内生力。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离不开敏捷组织的建立和员工认知与能力的数字化转变。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中航信托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另类投资各板块主动选择典型业务场景,与金融科技部联合自主开发,率先开展个性化的数字化赋能专项,以敏捷组织的方式与成效迅速形成“先使用先受益”的员工共识,激励推动形成公司整体的数字化转型企业文化。
治理共建强调数字化赋能的协同力。为了落实数字化转型的“强中台”战略,中航信托制定并正在稳步推进建设数据治理体系的三年规划,目标是搭建自主可控的数据管控和数据应用平台,实现数据标准化、数据资产化和数据服务化的有机整合,真正做到数字化赋能业务与管理的协同发展。
何德旭:数字经济发展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助力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何德旭
2020年10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强调“所有金融机构都要抓紧数字化转型”。可以说,当前情形下,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不仅十分重要、十分必要,而且还极为紧迫。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在前不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一个报告中提到,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将近40万亿元,增长速度近10%。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经济各领域生产生活方式,新的业态、新的平台、新的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发展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变革息息相关,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化金融的需要。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技术能力建设,注重业务科技融合,加快体制机制转型,不断完善组织架构,不断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改善经营管理,不断强化风险控制,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普惠、安全的多样化、定制化、人性化金融产品。
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已经普遍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看到,近些年,每一家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推动、努力实施数字化转型,已经采取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推进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比如,加大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力度、注重引进数字化专业人才、搭建统一的大数据业务平台、拓展线上数字化业务渠道等。所以,商业银行从思维理念、顶层设计、体系建设、技术投入、产品创新、财务核算、数据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统筹和布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正在从局部突破走向全面展开,正在从通用领域走向细分市场。
当然我们也看到,有的银行数字化转型推进快一些,有的银行数字化转型步伐慢一些;有些技术在商业银行应用的范围广一些,有些技术在银行的应用少一些;商业银行各业务条线、前中后台数字化转型的进展也不够一致;商业银行对于数据的积累、挖掘和分析,特别是在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方面还需要付出更为长期的努力。
数字化转型不会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金融风险有可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另外也有可能带来或产生一些新的风险,比如,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技术风险等方面都有可能有一些新的变化或特点,所以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健全覆盖业务经营、网络技术等环节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治理架构,就显得至关重要。还有,我们也看到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同质化倾向,从而出现了同质化竞争,这也是一种新的金融风险。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适应新发展阶段、新的需求的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发、自觉的过程。这个数字化转型过程不是通过运动式的方式能够完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要切合自身的实际和特点。从实际出发,走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数字化转型道路,对商业银行来说尤其重要。就是说,每一家银行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不同于其他银行的转型路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没有统一的模式、没有完全相同的路径。虽然我们说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其业务模式和业务方式都有一些共同的趋向,比如都会趋向于平台化、移动化和智能化等,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转型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方式的,所以商业银行在转型过程中要走一条差异化的道路。
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更应该走差异化、特色化之路。同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缺乏大银行的优势,在资本、技术、业务、渠道、客户、人才、产品等方面都没有办法与大银行相比。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小银行来讲,走特色化差异化的道路就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这可能也是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最终取得成效的一个决定性的前提。所以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小银行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立足区域、体制机制比较灵活、决策速度快的优势,走出一条不同于大银行的特色化和差异化的数字化转型道路。
杨涛:金融数字化转型与发展重点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杨涛
为什么重视经济金融数字化。发展数字经济更多的是为了应对经济增长的困境,首先可以看到长期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短期冲击一方面使得宏观经济雪上加霜,另外一方面也倒逼了非接触式商业模式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整个经济增长的模式也在发生快速的变化,所以在众多经济发展压力的促进下,使得数字化转型成为重要的抓手。此外,政策层面也在不断地支持与护航数字化转型。2020年4月,中央提出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首次把数字要素作为重要的要素之一。在新发展格局当中,数字化转型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抓手之一。
经济模式变化在持续支撑着数字化发展。首先是C端的变化。无论是从全球智能手机用户的增长,还是从部分国家互联网渗透率的变化,都可以看到整个移动端使用的范围和深度越来越突出,意味着未来众多的经济金融的商业模式在面对终端用户的时候必须往移动端转移。其次是B端也在加速变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增长最快的企业都与新经济、数字化密切相关。2017~2020年,我国新成立的企业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那些关注新经济、新技术、创新以及有特别好的生态的城市里,有的是着眼于科研与技术服务业,有的是着眼于信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数字化发展带来的风险。现在很多国家都面临着一些看不懂的风险担忧,这些风险可能来自于加密数字资产和去中心化金融这样一些越来越在数字化时代变得更加复杂的模式,它对传统的经济金融运行带来重大挑战;与此同时,当前核心的社会再生产的投入要素都发生了变化,从最早的土地到劳动力到资本到技术再到当前的数据,数据成为整个社会再生产中最重要的切入要素,由此带动了资本、技术和其他一些要素的发展。正是面临种种不确定性的全新的风险担忧,使得各国现在越来越重视数字化转型的问题。
未来数据主权竞争将成为新的竞争领域。当前来自于数据主权的竞争越来越突出,某种意义上是在全新的数据环境下强调新主权的竞争。我们国家也把数据处理活动和数据处理者的国外上市纳入到网络安全审查的范围,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对于数据主权的重视。事实上这也是全球趋势,比如说欧盟的数字金融战略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来要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并且有强大的欧洲市场参与者主导,使欧洲的消费者与企业享受数字金融的好处,同时体现欧洲的价值与风险的稳健监控的原则。
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的价值。一是要维持金融的基本功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为金融有一些最基本的功能,如融资、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伴随着数字化转型,事实上这些基本的功能都面临挑战,要维持原有的金融功能就必需变革。二是提高行业效能,从整个金融行业来说就是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如何强化自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三是符合弥补服务短板,特别是在长尾、普惠方面如何发挥可持续的服务能力,这是对于金融科技带来的重大历史使命的要求。四是如何保障金融安全,这既有在微观层面讨论也有在宏观层面讨论的问题。
未来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发展的重点。我们认为,有几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第一是数据。从微观层面看,就是企业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数据、应用数据、发掘数据。整体来看,目前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准备好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多数企业在数字管理能力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第二是技术。与过去纯粹重视技术本身来相比,当前越来越重视技术的伦理问题,因为它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能否沿着一条健康可持续的道路往前走,所以技术的伦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三是需求端。金融科技的创新无非着眼于场景改良或全面重构。场景改良起到的效果是从边界上改善现有场景模式,全面重构强调的是依托数字化全面重构生态架构,实现资金流、数字流、产品服务流和行为流的融合。现实中,实现全面重构非常难,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踏踏实实在边际上往前走,避免出现数字化焦虑。第四是制度。从监管视角看,面对金融科技和新金融的创新,需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更高的容忍度和弹性。这个过程中,既要重视带来的风险问题,又要避免一刀切,毕竟所有的政策监管最终都是为了促进创新。
吕仲涛:创新赋能 开放融合 加快推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 吕仲涛
当前,数字经济作为数字生产力驱动下的一种经济形态,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金融与科技相互渗透、相向而行,“数据+技术”双轮驱动的金融创新成为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银行业具有天然的数字化基因,不断催生着行业的自我革新,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浪潮,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速。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商业银行应抓住全社会数字化转型机遇,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构建数字化发展新模式。通过升级数字生产力、构建数字生产关系,筑牢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基石”,在此基础上打造开放合作的数字生态,从而走出一条活力迸发的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升级数字生产力,将技术变革作为核心动力
一是依托ABCDI、5G等新技术,打造企业级技术平台。工商银行全面推进新技术布局,深化新技术规模化应用,打造了分布式、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一系列自主可控的技术平台,形成了领先的企业级技术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工商银行积极探索前沿技术新高地,将卫星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借助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配套智能化监控模型,对农作物生长、大型工程类项目建设进行贷后智能监控,并实现了量子技术在重要金融加密场景中的可行性验证及试点应用突破。
二是加快升级数字新基建,加速IT核心架构转型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基石”。工商银行持续提升云计算、分布式两大技术基础平台支撑能力,构建起技术领先、体系完整的开放平台核心银行系统,实现大型银行IT架构的重大突破。
三是深化数据融合应用,推进开放共享、提升资源价值,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掘技术革新产生的效能。工商银行强化数据资产治理和数据安全管控,打造标准统一、通用共享、灵活高效的企业级数据中台以数据为纽带贯穿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全过程,推动各类生产要素数字化升级。
建立与数字生产力相匹配的数字生产关系,推进银行内部的数字化基因变革
一是以机制体制改革为着力点,畅通全行科技创新内循环。工商银行建立创新攻关“揭榜挂帅”机制,更大范围激发金融科技创新活力;建立开放灵活的“产学研用”联动机制,与全球头部企业和顶尖高校开展数字化转型的紧密合作,建立常态化联合创新机制;以工银科技市场化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工银科技价值输出能力和市场影响力,铸造改革新引擎。
二是推进金融科技人才兴业工程。工商银行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金融科技人才,构筑国内外优秀人才集聚的创新高地。
推进构建数字生态,打造合作开放、共赢发展的新生态,形成金融与相关行业紧密融合的“数字共同体”
在赋能产业互联网方面,工商银行不断构建智慧产业金融生态体系,多模式赋能企业经营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场景,链式拓展服务上下游客户;发挥对公结算优势,打造线上化、场景化、全球化支付生态。
在赋能消费互联网方面,以金融科技创新赋能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通过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将无所不在的金融服务嵌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赋能政务互联网方面,紧抓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机遇,完善数据资产的管理体系,提升应用效能,打造与数字中国、数字经济相呼应、相联通的数字化重构能力。工商银行积极参与全国各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深化行内数据与教育、交通、旅游等行业数据的融合应用,推进智慧政务和便民金融服务建设,通过大数据联合建模,与全国26个省市开展政务数据合作,落地300多个政务合作场景。
建设联合共进的金融科技“朋友圈”,加强金融科技能力共享输出
大型银行以金融科技子公司为主体进行能力输出,利用积累的自主可控金融科技优势,助力金融行业数字化水平能力全面提升,携手同业共同成长。工商银行以工银科技为对外服务的窗口,推出反洗钱智能及开放服务系统“工银BRAINS”,面向同业分享风险防控等领域的实践经验;同时推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分布式核心银行系统、信贷系统等银行业务系统的对外输出。
王勇:智能化风控护航数字化经营
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王勇
早在建设银行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建设银行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建设,防范金融风险和参与国际竞争等三个能力。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的生命线,是战略转型的护城河。近年来,建设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紧抓数字时代契机,运用最新的金融技术,广泛进行管理风险管理赋能,稳步推进智能风控体系建设,护航数字化经营。
数字化时代给风险管理带来的新挑战。这主要有两方面。从外部看,风险形态变化更加快速。数字经济推动金融服务更加全面、深入和便捷,同时促使新的风险形态不断出现,包括一系列新兴的东西,如IT风险、数据风险、欺诈风险、模型风险、网络安全等;同时,各类风险的交叉传染方式更加多样、快速和隐蔽,不同风险间的叠加共振更加明显,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应对不慎,会对银行信誉和社会形象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从内部看,风险防控的思维要完善,数字经济不但催生业务新模式,也促进了平台化、场景化、批量化的获客活客方式的快速发展,这些新模式具有复杂性高、风险传播速度快、对风险判断时效要求强到等特点。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数字思维、用户思维、场景思维、共享思维和共治思维,提升对数字化时代风险的认知和管控能力,从数字化角度重新理解经营发展和风险防控。
数字化转型给风险管理革新带来的新机遇。数字化虽然给风险管理带来很多新的难题,但也给风险管理革新创造了新的切入点。第一,革新数据的应用方式。数据已经成为重要战略资产,数据整合、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等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优化客户选择、拓宽业务范围、稳定资产质量,将成为未来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第二,核心风控是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科技的应用加速风控技术产生质的飞跃。第三,革新风险管理理念。从管控银行风险向主动服务客户健康发展转变,从人海战术向人机结合的自动化、智能化风控方式转变,从被动防控风险向主动价值的转变。
建设银行智能风控的进展与成果。近年来,建设银行秉承科技、普惠、共享的新金融理念,加快构建全面、精准、数字、穿透、开放、前瞻的智能风控体系。智能风控在诸多方面率先取得突破。一是线上风控。针对线上业务,建设银行着力推进3R系统建设,覆盖贷前拦截、贷中模型决策和贷后预警等信贷周期三大环节,为线上业务的秒批秒贷提供了核心风控支持。二是掌上风控。建行在业内首创移动版风控平台“慧风控”,助力客户经理随时随地查询风控信息,在疫情期间紧急上线了在线核查功能,支持客户经理远程作业,有力的保证了业务连续性,有效提高了风险管理效率。三是自主风控。建设银行起动“蓝芯工程”建设,以“全部自主研发、全集团、全业务、全流程、全部集约化、全部监管合规”的“六全管理”为目标,替代了五大外购系统,补齐了投资与交易业务的系统支持短板。四是自动风控。包括智能评级、财务异常识别、财务智能预测、零售平分卡自动迭代等风控自动化工具,基于先进的计算机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让风险管理更简单、更可靠、更有效,切实为基层减负。五是集约风控。建设银行上线了中央风险计量引擎,实现内评模型集中管理,中央风险计量引擎整合了过去分散的内评引擎,实现了模型的集中部署,统一监测和持续管理,大幅度提高了对和零售贷款的审批效率。六是前瞻风控。建设银行应用最新金融科技,搭建了压力测试平台,压测平台能够有效评估市场重大不利变化,对银行经营和风险抵补能力的潜在影响,评估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并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七是生态圈风控。为落实技术向善的理念,建设银行在提升自身风险防范能力的同时,将行之有效的先进风控理念、方法、技术和工具加以总结,对中小金融机构输出赋能,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风险共治提供建行方案,打造同业风险共治外部生态圈。
耿黎:拥抱数字变革,打好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组合拳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 耿黎
发展普惠金融,国家有要求,市场有空间,邮储银行有禀赋、有传承、有能力。截至2021年6月末,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8900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比重超过14%,稳居国有大行前列。
数据背后是邮储银行对普惠战略定位的坚守和不断提升的数字化能力。邮储银行作为普惠金融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已经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三二一”小微金融特色服务模式,即“营销、产品、运营、风控”四大体系,“体制、机制、队伍”三大保障,“科技、文化”两大支撑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强化。具体到数字化能力上,则是一套包含“四个体系”的“组合拳”。
线上线下协同的综合服务体系。遍布城乡的物理网点是邮储开展小微金融服务的主阵地,特别是在县及县以下地区的网点占比达70%,县域覆盖面能够达到99.9%,和其他商业银行形成差异化的网点格局。在传统网点优势的基础上,邮储银行进一步延伸普惠金融服务的“触角”,通过移动展业、手机银行等线上化渠道,突破网点空间、营业时间的束缚,为客户提供24小时随时在线的服务。此外,邮储银行推出面向小微金融客群的“邮储经营App”,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场景”的一站式服务,向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普惠金融生态圈迈出了全新一步。
场景丰富的数字产品体系。邮储银行不断完善“小微易贷”、小额“极速贷”数字化拳头产品,围绕企业生命周期内各类经营管理场景,广泛对接税务、发票、政务、进出口、企业订单等外部数据,不断丰富各类线上获客场景,实现产品与场景融合。通过打造线上小微易贷“N+3+2”模式,可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同时,借鉴线上思维持续优化线下业务流程,提升了客户体验。截至2021年6月末,邮储银行线上化小微贷款产品余额为608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14亿元,增幅达33%。
标准化、集约化运营体系。邮储银行上线新一代信贷业务平台,对信贷业务流程进行企业级再造和优化,支撑信贷产品快速创新和迭代;实现业务单式无纸化操作,优化企业网银E支用功能,全面提升运行效率。试点推行数字化信贷工厂模式,通过端对端、流水线、标准化的规范操作,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推动实现操作标准化、管理集约化、风控智能化、作业模块化、营销综合化转型。
智能化风控体系。邮储银行积极运用大数据,构建基于“客户画像+行业分析+风控模型+策略规则”智能风控体系。通过广泛引入工商、司法、征信、税务、发票等外部数据,以及产业生态的构建,邮储银行的客户评价模型不断完善,从贷前准入、贷中监控到贷后预警全周期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风控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此外,邮储银行高度重视专业化研究,“小微企业运行指数”从2015年5月开始,每月一期,已连续发布超过6年共计76期,对全面了解小微企业发展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21年5月,邮储银行与工信部、中国人民大学共建成立了“中小企业研究院”,致力于共同打造中小企业研究高端智库。我们深刻认识到,需要“政”“企”“研”等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邮储银行将传承百年普惠基因,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定位,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科技赋能,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线上化、智能化、移动化、开放化水平,以数字化助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和温度,让普惠金融发展结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民众,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贡献邮储银行的智慧和担当!
王卓:数字化赋能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全面转型
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卓
对数字化赋能的认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可见,以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为核心要素的数字化赋能,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所以,对金融机构而言,如何让数字化与本源业务更加紧密融合,赋能于未来转型发展,既是历史使命,也是打造自身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选择。如果说数字化赋能的上半场主要是以科技为主旋律,对金融业务旧模式进行升级,通过数字化提升效率、做大规模,那么当资管新规落地后,就进入到了数字化赋能的下半场,就是要通过数字化赋能打造覆盖业务全链条的核心能力,催生新的业务模式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从信托行业的发展趋势看,随着行业向净值化业务、投资类业务加速转型,优质资产获取能力、产品研发能力、风险定价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将成为竞争的关键,竞争将逐渐从过去的团队级展业能力比拼转向企业级平台能力比拼,这对信托数字化赋能也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五矿信托数字化赋能的实践
数字化赋能资产管理形成“百花齐放”局面。一是让标品业务稳健高效。自《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五矿信托在充分借鉴优秀同业经验的基础上,引入RPA机器人、大数据处理引擎等技术手段提高自动化运营比率,实现了交易指令的高效执行、日常交易的风险控制、头寸的实时管控、估值的准确计算,带来了标品业务全方位的能力提升,业务转型效果明显。二是让普惠金融业务精准贴心。目前,五矿信托已形成覆盖普惠金融的客户准入、风控、授信、运营、券化、催收全链条的科技支撑体系,风控模型全部自主掌握,通过贷前反欺诈大数据与贷后表现数据相结合的模式不断优化迭代。在此基础上,五矿信托逐步尝试基于开放平台,将信托服务嵌入合作方的业务生态当中,更加精准地切入场景,为真实的消费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三是让供应链金融透明可信。数字化可打破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三者的边界,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能共享、防篡改和可追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真实可信的数据,供应链上下游的各个节点具备了获取金融服务的可行性,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目前基于场景的供应链平台服务商逐渐涌现,产业供应链、食品供应链都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场景服务商,这也为信托公司整合资源,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带来了机遇。五矿信托依托中国五矿的平台和品牌优势,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正在同优秀的场景服务商合作,向建筑施工类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
数字化赋能财富管理打造客户服务生态体系。以五矿信托App为例,一是实现全方位服务。五矿信托App除提供注册、风测、信息披露等基础服务以外,也可提供资产配置规划、财富钱包账户、全权委托、市场活动、积分商城、投资者教育等各类增值服务。二是实现全天候服务。通过对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电子合同等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了客户下单—双录—签约—查看持仓及中后期管理报告—赎回的全流程自助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了7×24小时在线服务,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三是实现全覆盖服务。通过对固收类、权益类、现金管理类等不同产品类型,以及全权委托、家族信托等不同业务模式的定制化支持,五矿信托在App上打造了全光谱产品的自助货架,可满足不同客户、不同时期的理财需求。
五矿信托数字化赋能的规划
进入“十四五”时期,五矿信托数字化赋能的规划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三条主线、七大领域”。具体是指以“可感知、能共享、有温度”为发展目标,以运营线上化、经营数据化、业务生态化三个方面为主线,全面开展IT治理、风控运营、业务创新、财富管理、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开放信托七大领域的建设,努力实现公司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汪永奇:数字化赋能财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光大银行零售与财富管理部总经理 汪永奇
数字化赋能财富管理是银行业的必然选择
国内居民财富配置日趋成熟,金融资产占比、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都将稳步上涨,预示着未来财富管理市场仍有巨大发展前景。商业银行一直是财富管理这条黄金赛道的重要参与主体,随着息差逐渐收窄,财富管理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阵地。商业银行势必加码财富管理业务,将其上升至战略层面。
业内普遍认为“以客户为中心”是做大做好财富管理的核心思路,而获客和留客则是破题的关键。从国内外银行业经验来看,数字化建设可提高商业银行的客户拓展、产品配置和服务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获客和留客两大难题,有效赋能财富管理。一方面,数字化通过丰富场景营销、理解洞察客户需求、多渠道触达等手段,可有效提升银行获客能力;另一方面,数字化通过实现产品线上化改造和个性化配置,可提供便利的线上服务,改善客户服务体验,以产品和服务为抓手提升客户经营能力,做到留客。因此,数字化赋能财富管理是银行面对的新时代的新挑战,也是推动其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光大银行数字化赋能财富管理实践
2021年,为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光大银行正式启动“1+2+C”零售数字新基建,以智能营销平台为核心,建设1个零售智慧大脑,做深精准营销和实时旅程营销两种智能营销模式,打通云工作室、对私客户经理工作台(ROP)、手机银行、短信、远程外呼、机器人智能外呼等多个渠道(Channel),构建以统一营销策略、统一渠道配置、统一客户画像、统一标签体系“四统一”为特征的数字化零售客户经营体系;开展数赢行动,在分行层面建立一个数字化营销作战团队,形成一套标准化数字化营销打法,打造一批分行特色营销案例。
我国商业银行数字转型建议
制定数字化转型顶层战略规划。一是制定数字化转型顶层规划,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指标,通过更加系统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夯实数字化基础,建立优势业务“护城河”。二是充分对标,从业务模式、管理支柱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识别自身数字化与国内外财富管理领先实践的关键差距。三是建立总行强大脑,明确科技、数据驱动下的价值主张设计,以及客户、营销、经营和风险等方面的策略。总行要根据客户价值测算分析,明确整体战略定位及业务发展方向,制定高阶目标客群及价值主张,做好客户发掘、客户体验管理、客户经营和关系管理。四是明确数字化转型实施组织模式。不同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有所不同,商业银行要根据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内部管理特点,以及不同实施组织模式的优劣,确定合适的实施组织模式。
提升获客留客能力和客户体验。一是在形成稳定的数字化获客模式上取得突破。通过外接场景和自建场景吸引客户,推动用户向客户转化,深化用户客户一体化经营。二是在数字化客户经营上取得突破。要丰富标签体系,推进客户画像,做到用户洞察,抓取客户营销线索,以数据驱动客户精准营销。三是在客户体验提升上取得突破。数字化将使财富管理业务变得更便捷、更智能和更安全。例如,更便捷意味着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数字渠道获取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
加强生态化平台和渠道融合建设。一方面,要打造开放银行,以客户为中心,搭建生态化平台,提供场景化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全渠道交互融合建设。基于线上线下渠道的多样化协同配合,统一对外服务标准,使客户在不同渠道使用同一产品时获得一致信息和体验。同时,要强化线上线下交互导流。
为数字化转型匹配有效的配套体制机制。传统商业银行以部门和条线为主的管理经营模式往往导致协同不足,难以有效体现数字化转型效果,所以需要加强产品、客户和渠道的深度融合。要同步改革与数字化转型匹配的体制机制,逐步改革现有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加强前中后台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赋能数字化转型。
李跃:平安银行对公业务数字化经营实践
平安银行公司业务总监、交易银行事业部总裁 李跃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银行内部的自我提升,更重要的是整个产业链和生态场景的数字化建设。平安银行公司业务通过数字化转型,将金融服务与产业连接,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以物联网服务实现业务数字化。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产要素。平安银行创新构建“上有卫星,下有物联网设备,中有数字口袋、数字财资和开放银行”的数字经济服务生态。
平安银行自2019年起启动“星云物联网计划”,依托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搭建“星云物联网平台”,并在2020年发射了国内金融界首颗物联网卫星“平安1号”,作为“星云物联网平台”的技术补充,帮助实体企业提升融资的可获得性,同时提升其数字化经营能力。截至2021年9月,星云物联网平台已接入超1000万台物联网终端设备,并在智慧制造、智慧车联、智慧农业、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城建等六大领域实现创新产品落地,支持实体经济融资规模超1300亿元。
以智慧制造为例,平安银行接入制造型企业机器上安装的物联网设备,比如纺纱机、注塑机上安装的简单的电流传感器等,结合自身针对制造业建立的风控模型,可以更准确、及时地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据此为企业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在智慧能源领域,星云物联网平台也在探索通过碳排放数据,帮助银行客观评估绿色项目,助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同时,平安银行将数字化能力通过线上化、自动化的方式反哺企业,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例如,很多小企业主天天在外面跑客户,并不知道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平安银行基于每个机器设备的数据,提供一个小程序,企业主只要登录就可以随时看到机器设备运行情况,积累起来就会形成关于设备生命周期的数据。
搭建敏捷中台实现经营线上化。通过物联网等科技手段、经企业严格授权接入银行的各类数据如何有效支持业务发展,平安银行认为核心是建立敏捷中台,把产品、风险等信息参数化、组件化、标准化,生成通用型模版,实现自由配置、随时调用。例如,平安银行在交易银行事业部内部成立一个二级中心,叫“智能平台中心”,各个模块、各个维度的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团队统一输出。服务大量中小微企业的时候,线下是跟不上的,平安银行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通过企业微信等一系列线上运营方式,把更多的金融服务往线上迁移,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
因此,平安银行数字化的对公业务,相对于传统对公业务而言,主要的区别在于运营成本更低、服务效率更高、客户体验更佳。平安银行推出了一系列敏捷运作机制,支持业务发展。例如推动IT内嵌业务,建立各类行业特征的风控模型,实现自动化审批等,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把业务推到线上,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打造决策大脑实现管理自动化。管理大脑的难点是要把日常管理动作自动化,将过去复杂的人工操作环节线上化、数字化。只有实现了经营管理自动化,很多信息才能够贴标签、采集,进而跟踪进展。平安银行提出“四通一平”,打通账户、数据、产品、权益等,并构建统一的基础架构平台。
例如:在销售方面,平安银行打造了一个面向客户经理的管理App,为客户经理,包括团队长、支行长提供数据看板,他们可以随时关注业务增减的情况、员工拜访客户的情况等。总行也会基于海量数据,为一线团队推送商机线索,该机制在平安银行有效推动了业务发展。
李岷:数据交易所赋能财富管理行业
北京金控集团副总经理 李岷
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目前国内财富管理机构主要有公募基金、银行、信托、保险、银行理财子公司等,规模非常庞大。据统计,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规模已突破100万亿元,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3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接近26万亿元,信托市场规模接近20万亿元,保险市场规模约24万亿元。此外,私募股权基金市场规模接近19万亿元。
未来,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将发展成为一个逐步健全、逐步多元、逐步稳健的智能运营市场
无论是银行、基金,还是证券、保险,各类金融机构都在推动财富管理的标准化和敏捷化迭代发展,这个过程孕育在财富管理的各个环节。但是,无论财富管理市场如何发展,都离不开对客户的了解、分析和评估,也都离不开对宏观经济、细分行业和微观投资标的深入研选。财富管理机构基于客户需求进行相应的资产管理方案设计、投资研究组合管理、投资交易和后续组合运营,以及全流程风险控制,这也是财富管理市场发展的主流运营趋势。
在这个趋势之中,智能化将是财富管理行业未来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客户无论是通过智能终端还是网站,都会接触到各家财富管理机构的前端,从“元宇宙”这个视角来看,同时存在一个与线下服务市场平行的虚拟服务财富管理市场:客户从App里获得虚拟理财师提供的理财规划、理财信息;财富管理机构通过虚拟理财师与客户交流的映射数据实现对客户的认知把握和风险评估,进而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方案;后台运营团队可通过智能投资研究的整体算法,为客户匹配相应的财富管理产品和组合服务;投资经理通过量化配置算法和投资标的动态交易管理客户细分组合;客户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组合安排,实现这些组合的再平衡。
在资产组合管理过程中,包括组合的绩效、后续的再投资及相应的风险调控,智能化管理理念已经渗透到每一步:从营销到投资研究、投资决策、行业大类分析,再到资金清算结算、运营和全流程风控,基于数据的、覆盖前中后台全流程的智能化财富管理,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数据交易所在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范下,可以通过提供算技支持、算力支持和算料支持,助力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
在算技支持方面,数据交易所交易的不仅仅是数据,还有大量数据服务及底层技术。比如在为客户进行风险评估以及适当性评估的过程中,通过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可信执行环境等隐私计算技术跨越客户在社交、电商、政务、金融等不同数据孤岛之间的壁垒,实现客户信息保护与多维数据的共享和利用。通过这样的数据交易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投资经验评估等,能够让我们更全面真实的对客户群体进行画像,有助于财富管理机构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在算力支持方面,各家财富管理机构大都独立于自有科技系统和企业架构之下。那么,如何在投资研究、行业分析、组合量化深度学习模型应用方面开展连续的跨市场智算,如何跨越投资标的背后的产业互联网数据墙、在市场中实现更多的动态数据共享,如何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生物标识解析等技术大范围对股票、债券、衍生品标的进行空天数据整合以及全天候动态估值,算力的支撑必不可少。数据交易所背后逐步构建的算力超级资源,将逐步成为财富管理行业的第三方算力支撑。
在算料支持方面,投资管理模型、投资研究逻辑引擎、客户风险评估模型、运营模型、客服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及其背后的知识图谱等,都需要大规模数据的试算支持。数据交易所在逐步尝试数据托管和汇聚的过程中,将依法合规搭建模型测试环境,助力财富管理机构创新算法,共享资源进行计算、测试和优化。
数据交易所从算技、算力、算料等各个维度,为各家财富管理机构提供智能化的工具和多元化的场景,并探索打造未来新技术应用的试验田,必将为财富管理市场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
李南青:数字银行要以金融科技为器,践行普惠金融之道
微众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李南青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大幅提升,在此危机之中也酝酿着新的机遇,即非接触式服务更加普及。2021年,各大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而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也成为了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课题。
作为国内首家成立的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是深化金融改革的产物。成立伊始,微众银行便选择了数字银行的经营形式,确立了“让金融普惠大众”的使命和“科技、普惠、连接”的愿景。
结合微众银行六年多的数字化发展实践,我们提出一些思考,希望对业界有所借鉴。
发展数字银行,首要的是明确前进方向。我们认为,普惠金融正是一家数字银行希望达成的终极目标。2015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为普惠金融的定义和内涵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发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虽然我国国民拥有银行账户的比例和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均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对比发达国家,我国人均信用卡的持有量仍较低,且有融资需求的客户可获得的融资渠道仍有较大局限。此外,普惠金融的服务体系、商业可持续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因此,通过数字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在我国市场存在着广阔的潜力和巨大的机遇。
发展数字银行,离不开金融科技的研发与应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有效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数字银行必须发挥好金融科技作为工具的优势。在科技能力要求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敏捷的产品投放能力;第二,较低的安全运维成本,形成一个相匹配的成本结构来支持业务发展;第三,支持高并发交易规模的能力。
微众银行的具体实践。微众银行在建设数字银行体系的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对金融科技的建设和投入。微众银行科技人员始终保持在全行员工总数一半以上,历年科技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超10%。六年多来,微众银行提炼出金融科技“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在这四大领域积极探索,实现了一系列前沿技术的积累和国际领先的应用。通过有效运用这些金融科技技术,微众银行得以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支持业务放量,并能做好成本管控以及降低经营风险,同时还打破了金融科技的“不可能三角”,在高容量、高可用以及低成本三个方面做到了三者兼备;同时,通过金融科技实现了主要业务的全流程数字化和无纸化,单账户碳排放量远远低于传统模式,以绿色商业模式践行了国家“双碳”战略。
实践证明,在2020年的疫情大考之中,微众银行经受住了考验,充分展现出数字银行应对危机的能力,发挥非接触金融服务优势,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为“稳企业、保就业”贡献力量。当前,微众银行累计服务个人客户已突破2.9亿人,服务小微企业法人客户超过227万家,在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等领域继续稳步前行。
微众银行短短六年的数字化建设和经营实践,映射出数字化对于银行业经营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广阔空间。“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意义将更加凸显。
站在新征程新起点,微众银行将继续发挥数字银行的服务优势,不忘初心,坚守“让金融普惠大众”的使命,进一步推进金融科技,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之路。
谈新艾:坚持“重战略”,引领数字化转型发展持续推进
广州银行首席信息官 谈新艾
银行数字化转型内涵很丰富,它不仅是简单融合现有业务和技术创新,还包括了一系列以数字化技术运用为主要特征的变革,更是对银行经营管理全方位的系统性再造。广州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
“强基础”,加强基础建设夯实科技能力。重点打造两“新”工程项目,启动新一代核心的“广银芯”项目群和新数据中心建设,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业务流程化,产品模型化、渠道多样化、管理信息化、风控体系化”六维能力提升。
“聚合力”,打造四个中台发挥聚能效应。一是构建业务中台,实现敏捷协同能力。通过服务重用、标准化流程,把具有共性的基础服务共享复用,把标准化流程进行整合,逐步形成企业级的产品视图,加速敏捷的业务集成。二是构建数据中台,提高数据服务能力。通过建设数据仓库、数据湖、引入外部数据等措施实现全行内、外部数据整合,解决“信息孤岛”,提升业务部门对数据使用和价值应用的意识。三是构建风控中台,提升自主风控能力。在数据中台的基础上,建立自主风控模型,对欺诈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管理,为业务提供动态的风险管理能力。四是构建技术中台,强化持续交付能力。通过把OCR、人脸识别、语音识别、RPA等技术进行整合封装,提供简单易用的应用技术能力接口,为上层应用提供高效技术支撑。
“谋发展”,强化软实力推动敏捷创新。一是优化创新决策流程,成立金融产品创新委员会,设立金融科技部、数字金融与产品创新部等,快速响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统筹产品解决方案,紧贴市场和客户需求加强产品创新推动。二是深化业务科技协同,积极推动敏捷型组织的条线推广,主动输出和前置科技人员强化业务基因,打造“端对端”的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团队,与业务形成共振。三是注重科技队伍建设,构建“多向贯通”的职业发展通道,纵向建立管理及技术双序列通道,横向培养复合型专家人才,科技员工占全行员工8%,为转型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利好政策背景下,广州银行制定未来五年的战略发展蓝图,把科技能力和数据能力提升到“兴行之本”“智胜之器”的战略定位,加速构建数字化综合能力。坚持“重战略”,引领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持续推进,概括来说就是打造“六个化”。
营销数字化。以“获客—活客—提升”的客户经营为主线,构建以客户统一视图为基础的客户洞察力,重点打造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和精准营销平台,推出统一App、远程视频银行,构建数字化客户经营能力。
服务特色化。依托数字化手段的灵活支撑能力,围绕大湾区产业打造行业服务专家,做强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链,打造“广融跨境贷”品牌,做大做强数字化银政合作项目,做精区域金融服务,做优普惠金融客群产品,坚持乡村振兴策略。
运营数字化。建设集中作业平台,推进业务流程再造,新建业务集中处理平台、工作流平台,持续推进流程机器人(RPA)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场景,提升运营集约化,构建起前、中、后台高效协同的大运营体系。
风控智能化。依托数字化手段打造全面、专业、数字驱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大科技在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监控等环节的应用,通过科技手段切实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产品灵活化。基于互联网开放平台建设,实现灵活的业务能力输出,构建集智能账户、智能风控、综合金融于一体的线上服务载体,着力打造to G、to B和 to C场景化生态,精准定位客户需求,形成具备广银特色的开放银行能力。
数据标准化。坚持数据驱动理念,基于数据标准化项目实现数据指标标准体系建设,依托数据管控平台建设,全面打破数据管理壁垒,实现各业务领域数据互通,逐步促进自主建模能力形成,为业务发展和管理效率提升提供数据服务支撑。
费轶明:“技术+业务”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显高效
金融壹账通副总经理、董秘、企业金融CEO 费轶明
在科技进步及全球宏观环境的驱动下,数字经济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命题。“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在一系列政策方针的驱动下,中国数字化进程不可逆转地驶入了快车道,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
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数字化转型”成了近年来银行业最火的名词,但数字化转型不是靠一个系统和一项技术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将技术应用到业务模式的转型及管理模式的升级上,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渐进式推进的过程,金融科技企业作为赋能方,要让客户实实在在地看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价值。
以“技术+业务”实现价值提升
数字化浪潮为金融科技企业带来了巨大机遇,技术全面赋能的金融时代正在来临。当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满足。金融机构技术与人才的缺位、传统科技公司有限规模的掣肘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互联网公司缺乏科技服务的经验与DNA等因素,让来自金融、服务于金融的金融科技公司有了更明显的竞争优势。实践证明,科技投入数字化转型可切实地改变金融机构的经营。
经验证的产品、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以及开放的平台和生态,这些优势支撑着金融科技公司在第一阶段的发展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仅有技术实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技术深入到业务及管理中,才能持续帮助客户实现能力的提升,才能真正的为客户创造价值。
“技术+业务”双赋能是金融壹账通融合了多年在金融领域深耕的经验所探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赋能模式,通过“技术+业务”,金融壹账通陪伴客户深入每一个不同的业务场景,以智能化手段帮助客户实现业务转型、管理转型及科技转型,并真正看到了效果,实现了价值提升。
科技赋能行业提质增效
在金融行业中,已经有不少案例表明,科技正在为行业提质增效。例如,在智能风控管理创新方面,金融壹账通从市场需求出发,打造了一款集AI、大数据于一体的智慧风控平台——壹企银。银行传统的大数据风控更多是针对零售客户,在企业客户的大数据风控方面并不全面。金融壹账通经过多年产品实践,成功帮助多家银行部署了企业客户大数据风控平台。
平台通过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核心策略服务,实现了风险贷前、贷中、贷后业务全面AI化、统一化客户管理,从而达到贷前提升“机智”知风险,贷中执行“刚性”控风险、贷后预判“超前”降风险。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端到端的智能风控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全面提升了获客、数据、产品、风控、流程系统等全方位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数字化时代,客户对效率的需求是更高的,不仅体现在业务拓展的效率,还体现在流程的效率、产品上线的效率以及服务的效率等方面。以金融壹账通推出的普惠金融产品中台为例,该中台实现将产品参数、标签、风险模型、审批流程等都改造成模块化、参数化的设置,只需要在系统上做配置,1~2周的时间就可以上线一款新的产品,大大提升了银行应对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的效率。按照传统的“烟囱”式的产品系统,这是不可能实现的速度,在原有的审批及管理流程下,银行上线一个产品就要建一个系统,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的效率显然不能满足当下时代的客户需求。
基于该平台,金融壹账通的智能普惠金融产品解决方案还创新性地将模式分为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以及资产运营解决方案两个部分,一方面深入中小企业场景与业务流程,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风控与运营帮助金融机构提升业务转化,实现业务上量。该解决方案已在多个项目中成功上线及应用,可有效解决金融机构普惠小微业务目前普遍存在的产品、风控与管理等方面的痛点。
叶大清: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科技与业务融合
融360联合创始人、董事长、CEO 叶大清
最近两年,“银行数字化转型”不断被提起。一方面,“十四五”规划明确加快数字化发展,要求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无论是疫情的影响,还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亦或是Z世代的崛起,都使“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
结合融360十年来的经验,我们认为,银行数字化转型在信贷领域需要五大支柱——智能营销解决方案、智能信贷业务系统、智能风控决策平台、智能贷后管理、定制化服务。而融360占融数科基于十年实战经验,打磨了这些能力,能够赋能银行数字零售信贷业务高效、快速、高质量、合规开展。
智能营销解决方案。随着银行数字化和线上化转型的深入,在流量为王、用户为先的时代,银行在业务上面临的挑战和互联网公司类似——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获取优质客户,如何把流量转化为有价值的客户,如何交叉营销,如何唤醒促活沉睡客户,如何防止客户流失,都是其营销的重要关注点。融360基于多年的数字运营经验和大数据处理能力,可以为银行提供一站式营销解决方案,基于大数据模型和深度分析,将流量资源结合营销管理平台和专业的咨询服务,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客户的多层次营销目标。
智能信贷业务系统。新一代智能信贷业务系统支持线上一键贷款申请、审批、放款,前端提供App、小程序、公众号等多样化申请渠道接口,覆盖了授信、贷后、渠道、客户、清算、产品等全流程业务管理,支持打造高效、便捷、安全的业务闭环。并且,智能信贷业务系统的模块化结构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要选择性对接银行现有系统。
智能风控决策平台。智能风控决策平台是数字零售信贷业务的核心,是系统平台的大脑,可支撑业务实现全流程智能风控,实现信贷业务秒批秒贷,全力保障信贷业务。融360在产品设计上完全从业务和场景出发,便捷易用,在各个平台上都能极大程度释放人力,提高效率和合规性,也使得风控的决策更加准确。
智能贷后管理。智能贷后管理体系方面,融360搭建了“科技+法律+运营”三位一体的贷后调解架构,以智能调解平台为基础,结合了司法调解和催收运营的综合贷后方案,可以显著提升回款率、客户服务质量和合规性。在系统测试案例中,M9~M12账龄的消金公司不良资产两个月的回款率,测试组比控制组高出三倍。同时,贷后智能调解平台可以实现智能化高效作业,结合短信、机器人语音、人工语音等多种方法提升催收效率是智能贷后管理体系的基础。
定制化服务。AI联合建模实验室可以提供独有的特征加工平台、丰富的建模样本、行业顶级建模环境以及自动化线上封装部署的服务,以此来定制智能风控方案,帮助客户实现核心风控能力的提升。融360的专业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产品设计、风控策略、模型定制以及运营,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咨询服务。
在金融生态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是用户,即金融消费者、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虽然这些用户已经适应了数字化,但是金融消费者仍然缺乏对风险的认知,导致其在金融交易、借贷业务等过程中出现风险。因此在数字化背景下,更要加强对金融消费者和小微企业的教育保护,融360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例如,融360原创的五分钟周播金融防骗系列《百骗大扒秀》短视频,自2015年8月以来,上线六年间,共出品260期,累计播放量达4亿多次,长期占据财经自媒体榜单TOP10。
展望未来,中国零售金融、科技金融和数字金融的黄金十年才刚刚开始。当前银行数字化转型已进入加速阶段,很多银行已初见成效,更多银行也在积极推进。在符合审慎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金融机构需提升营销获客、风控和运营的综合数字化能力,形成以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业务决策,以产品和科技促进业务发展的新竞争力。同时,要坚持以“金融消费者与小微企业”为中心,加强金融教育保护,着力支持绿色金融、乡村振兴,促进公平竞争,实现共同富裕。
李鑫:投资的数字化赋能和量化交易将成为主流模式
北京新湖巨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鑫
新湖巨源作为一家财富管理机构背景的私募机构,在投资中以稳定为客户保值增值为目标,在科技赋能投资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
科技力量将成为证券市场投资的主导。最近市场上讨论的比较火热的是量化基金的规模暴增和对市场的影响,目前国内量化基金的规模总规模估计达到1.2万亿元左右,从一些头部量化机构最近纷纷封盘这个信号看,中国的量化投资中的部分策略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近期连续42个交易日,市场的交易金额超过万亿元,据推测,有35%是由量化交易贡献的,或者是由量化基金产品贡献的。可以说,投资的数字化赋能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且从成熟国家的投资模式发展路径来看,最终量化交易将成为主流模式。
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非常快,中国的量化投资起步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一些原来在华尔街工作的量化基金经理回国发展。在他们看来,美国两百年的发展道路国内恨不得30年走完。所以价值投资、成长投资、量化投资呈现出轮番流行的情况。但是,量化投资的发展更为迅速,现在已经有一种趋势,是量化投资机构在蚕食传统多头管理人的市场份额,比如2021年大量的头部量化机构推出了全市场选股的量化多头产品,在方法上使用了大量的基本面因子,甚至还用到机器学习的算法,他们擅长的量价择时等方法同样也在使用。因此,如果仅仅通过公开信息进行短期股票资产配置的话,主观基金经理已经很难超越量化产品了。这个行业已经吸引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加入,所以说中国基金行业最终的发展方向偏向量化投资主导是符合规律的,换句话说,科技赋能投资最终会变成科技主导投资。
目前的市场环境比较适合FOF策略。最近几年的市场风格变化非常迅速,主要还是受宏观周期的影响,单一资产、单一策略已经不能提供稳定的投资回报。作为一家财富管理机构,在这个时候希望给投资人提供的是一个灵活多变、总风险可控的金融工具。大家看过达里奥《原则》那本书里讲的投资的圣杯,就是怎么找到十个不同收益来源的资产,都有正期望的收益展望并且低相关,然后把这十个资产组合起来,这就是他定义的投资的圣杯。如何识别十个不同收益来源的资产,如何判定这些资产之间的相关性,这就是FOF机构要向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
但是新湖巨源希望提供给客户的还不仅仅是这样十个弱相关资产的堆砌,我们对资产的选择依然有一定的择时。但这个择时并非是主观的,我们在量化产品的设计上采用了总风险预算的原则,对资产和策略的性价比进行了高频的跟踪,在总风险一定的情况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资产。
FOF投资的核心分为资产选择、策略选择和管理人选择,我们在管理人选择上也采用了量化管理模式,对管理人的评价方面,设计了投研能力、交易能力、风控能力、策略集中度、行业集中度五个量化指标,其中涵盖了传统的历史业绩表现、Sharp值、风格等传统的指标,基本涵盖了投资要求的核心素质,同时设立了管理人治理结构、基金经理极端行情稳定性等定量指标。
指数基金投资迎来黄金时期。2021年以来,私募基金中,指数增强基金的表现最为出色,部分投资量化私募的中证500指增产品取得了50%的超额收益,绝大多数指增产品业绩排名在多头产品的前三分之一。指增产品业绩表现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2021年的成交活跃程度大幅提高,A股散户市场的特征还没有变,大量的散户交易导致市场错误定价、情绪驱动的特征很明显,所以给全市场选股的宽基指增产品比较容易的获利机会。
新湖巨源在2020年就发现指增策略的机会,2020年发行的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仅仅采用了一些低风险的策略,在一年时间里取得了接近20%的超额收益。2021年新湖巨源指增产品上又有许多创新,比如多基准宽基指数增强产品,选择多个指数进行增强,最终达到的目的是投资收益同时超越沪深300、中证500和上证50。新湖巨源的研究表明,大的风格转换一定会有相对长的持续性。
新湖财富致力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助力客户资产长期保值增值,FOF业务、指数投资业务是最符合我们企业愿景的产品类型,新湖财富长期坚持“利他原则”,也就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所以我们未来的FOF产品和量化指增产品都将采取低管理费、低后端收费的模式。
欧明刚:以科技与情怀进行金融创新
《银行家》杂志副主编、中国金融创新奖组委会秘书长 欧明刚
从本次评奖的案例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有如下两个最突出的特点。
做有情怀和有温度的金融
所谓有情怀的金融就是金融创新应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回应国家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而有温度的金融,就是金融机构不只是想着自身的利益,而是考虑寻求客户、社区、国家共赢的结果。
抗疫金融。针对疫情防控及防控后相关企业的需求,出现了如抗疫债券、疫情防控资产证券化(ABS)、以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抗疫复产等诸多案例。
绿色金融。随着中国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金融更是成为诸多金融创新的方向。虽然这些年有很多这方面的金融创新,但本次创新奖评选活动无论是申报案例还是获奖案例都有明显的增加。
普惠金融。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服务于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都方兴未艾,从服务手段、服务品种、流程设计、利率费用等方面都有创新。
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本来已经成为很多银行发力的重点领域,产生了诸多创新工具和产品。202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和创新。
个人金融(银行卡、财富管理、家族信托)。个人金融一直是银行战略转型的方向,满足个人和家庭财富管理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自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的重点。
养老金融。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不少金融机构已经在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方面有所作为,本次的金融创新案例进一步体现了这一点。
科技手段的全方位运用
全方位运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最新科技手段应用到金融业务开展和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覆盖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等环节。二是金融创新应用了多种有用技术。如图像识别技术、各种声音处理技术、云技术、密码技术等得到了广泛应用。
科技手段的应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放化、平台化。当前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其他行业特别金融科技公司的跨境合作已经进入到了更高的层面,开放银行的发展方兴未艾。本次提交的案例正体现了这一点。而科技公司也主动与金融机构展开合作,表现为一些案例是跨界合作的产物、金融与科技交融的产物。二是智能化。智能化不仅体现在获客和客户管理上,还体现在风险管理上。智能化风险管理不仅应用于信息获取、信用评审、预警、催收、客户服务等环节,还用于声誉风险、反洗钱等合规风险管理上。
当前,中国金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创新是迎接挑战和抓住机会的最好手段。但金融创新应当是好的金融创新,是可持续的金融创新,而好的金融创新需要考虑如下四个维度。
国家的大势。好的金融创新应当有大局意识,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回应党和国家对当今及未来发展的要求,在当前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从“绿色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科技产业发展、人口老龄化、共同富裕”等方面来谋划创新。
客户的需求。好的金融创新应当首先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低成本性和快捷性,但也要考虑客户的适当性,不能引诱客户从事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称的金融业务。我们在开展各种创新活动时,需要更多地依靠技术手段降低成本,而不是提升成本。
监管的态度。好的金融创新还需要符合监管的要求。监管期待的金融创新是合规的和低风险的,特别是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所以市场主体在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时,应站在监管的视角来思考,解决好监管部门特别关心的合规性和风险性问题。
内部的资源。好的金融创新应是基于自身资源的创新。好的金融创新不一定是技术手段最先进的创新,但一定是合适的创新,这种创新与金融机构内部的考核机制、科技能力、人才队伍是匹配的。如果进一步的金融创新是必须进行的,而内部资源正在阻碍创新的话,那么就有必要进行组织和制度改革,使内部资源与所要求的金融创新相适应。
责任编辑:张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