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链式思维加快推动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022-06-27  来源: 《银行家》2022年第5期

作者:赵 斌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是集聚多元化主体和方式、促进资源配置手段市场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催化“绿水青山”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重要推手。分工协作是多元化市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基础,协作效能的发挥有赖于遵循链式思维、构建合理的分工与合作链条。金融产品和服务本身具有分工合作的链式属性,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在于依托并促进数据链的完善,嵌入生态产品产业链推动分工协作,以及畅通各主体各环节的资金供求链。其中,数据链主要指围绕生态产品产权界定、价值核算、评估监测、生产交易等价值实现一系列环节的数据体系,产业链涉及生态产品上下游和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链条,资金链包括资金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各环节的传导和金融体系内部的资金循环及相互嵌套。


围绕融链聚链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功能


金融的本质是“中介”,包括支付中介、信用中介和撮合中介,通过“中介”作用传递信用、实现交易、集聚资源、放大杠杆及分担风险。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围绕金融的中介服务功能,以信贷、债券、股票、基金、保险、期货期权等产品或工具为基础,以多元化融资保障为核心、风险转移分担为补充,集聚交易主体、交易媒介和交易平台,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价格)发现、价值增值和价值变现。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充分借助市场力量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其关键在于数据链的支撑、价值链的彰显、产业链的联动和资金链的畅通。


首先,信息是金融的命脉,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金融介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助于协同发挥金融产品服务和市场机制对数据的采集、挖掘、处理和集聚功能,放大数据链信息链价值,推动基于生态产品产权界定和价值核算的数据链信息链的发展完善,更好应对生态产品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并矫正其外部性。其次,金融的市场逐利特点、活跃交易属性、价值贴现功能和杠杆思维,有助于在高频交易中挖掘、变现和增值生态产品价值,并为生态产品投资和收益期限错配、短期收益率低等带来的资金缺口提供融资保障。最后,资金流贯通生态产品从生产、运维到产出的全流程,是将生态产品供需各节点各环节串联成链的重要纽带。借助供应链金融等模式,建立在资金链基础上的金融产品链可有效集聚并嵌入生态产品产业链,推动生态产品价值从零散的单点实现向链式的协同实现转变。


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发展现状特征


创新贷款抵押方式推动资源变资产,绿色信贷在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发挥先锋作用。生态资源资产产权、生态产品或项目收益权、生态权益许可权及相关的衍生权利纳入贷款抵押的方式不断丰富,经济价值不断提升。比如,林权及林业项目收益权,列入中长期预算的财政补贴收益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生态产品商标权和专利权,以及“信用+”经营权、生态信用积分、GEP核算值或增加值等有形和无形资产,以多种方式被纳入贷款抵押范围并享受一定的贷款优惠政策,推动绿色信贷规模快速增长并带动相关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为11.95万亿元,规模居世界第一。


金融产品链不断扩展丰富,嵌入生态产品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明显提升。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投融资需求,各类金融产品的开发创新和规模扩张均保持高增长态势。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参与主体、发行结构、募集资金投向日趋多元化,生态产业引导基金、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公募基金等生态领域基金蓬勃发展,农产品收入或受益保险、绿色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保险产品不断试点并推广,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资产证券化产品、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服务、“个人碳账户”等生态账户制度、农产品期货等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以林业产业链为例,林权使用权及相关收益权抵押贷款推动上游初级产品价值变现,围绕林产品加工、林业碳汇、林下经济等中下游产业,林木期货、森林碳汇指标交易、林下经济综合保险、林业信托融资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全面对接其投融资需求,带动产品提质升级、产业链延伸拓展。


依托信息化、数据化手段的推广应用,金融支持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一方面,平台化集聚和运营趋势明显,推动金融资源和生态产品相关信息高效融合,为更好配置金融资源服务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数据信息支撑。近年来实践应用较多的平台包括“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碳排放权等生态权益交易平台、与金融系统之间实现共享的生态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生态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生态资源或产品“分散化输入、整体化输出”的“生态银行”等。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效能。比如,浙江丽水市借助区块链技术推出“茶商E贷”业务,解决茶商生态征信难、融资难的问题。具体包括:政府联合金融机构向茶商发放茶叶溯源卡,建立具有金融支付功能的茶叶质量溯源系统;金融交易数据去中心化存储确保茶商交易数据真实可靠,并将“茶叶溯源卡”的支付交易数据作为授信核心指标;茶商基于交易数据获得不同额度的信用贷款,线上实时申请,实现秒批秒贷。


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短板和不足


金融资源投入总量不足、功能结构不优


金融资源投入总量不足。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绿色金融的发展。我国绿色信贷的绝对规模虽然较大,但相对规模不高,2020年其占贷款总额比重仅为6.7%,绿色股权融资余额在A股市场的占比不足15%。国际经验表明,绿色投资占GDP比重超过3%时生态环境才会显著改善,我国当前占比不足1.5%,间接反映了作为绿色投资重要资金来源的绿色金融发展不足。


金融资源功能结构不优。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针对参与主体的信贷等间接融资需求,对其直接融资需求考虑和挖掘不足。鉴于生态产品生产前期投入大、可抵押物相对较少、风险较高,直接融资的操作空间和需求某些时候可能高于间接融资。二是金融对发现和增值生态产品价值支持不足,业务创新激励和基层改革探索授权不足,金融交易市场不活跃等,导致难以借助金融手段彰显并放大生态产品价值。


金融发挥核心功能所依赖的数据链信息链支撑不强


数据链、信息链支撑不足。生态产品调查、统计、确权、评估、核算和监测体系与制度不健全,数据信息“壁垒”“封锁”“脱节”“不对称”及“碎片化”问题较为严重,难以建立较为全面并融于金融体系的生态产品数据链。同时,生态绿色信用制度发展滞后,产品碳足迹核算和碳排放信息统计体系缺失,缺乏对市场主体绿色信息披露的要求和标准,如定期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不到1%。


数据链、信息链支撑不足导致金融服务精准性不高。以金融支持碳减排为例,金融服务往往注重产业链各环节的碳直接减排,而忽略上下游的“碳转移”,如部分耗能企业由耗煤耗油改为用电,直接碳排放量降低,但实际上发电企业在产业链内承接了“碳转移”,而金融服务无法锁定计量“碳转移”量,导致碳排放权交易、信贷投放等金融服务无法基于产业链联动和“碳转移”过程设计实施,金融资源配置及其带来的价值实现作用无法匹配碳减排的实际贡献。


金融产品链不健全与生态产品产业链匹配度不高


短期信贷占比过高,证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及相关的可交易权益产品创新和供给不足。绿色融资余额中绿色信贷占比约95%,绿色债券约2%,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等中长期股权融资占比仅为3%左右,且绿色信贷中大部分为传统抵押贷款,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水权、生态资源资产产权、收益权及衍生权益等抵质押融资仍未有效推广;权益交易市场发展不充分,涉及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权仍难以进入交易市场,碳金融仍处于零星试点,增加市场流动性、稳定价格预期的金融产品开发不够;风险缓释机制不完善,有机农牧业价格指数保险、环境资源保险等针对生态产品特点的保险、担保制度设计和创新不足。


金融嵌入和服务生态产品产业链不足。金融产品链本身不完善导致其难以全面触及并满足生态产品产业链的融资需求,金融资源在生态产品产业链中多呈点状集聚分布,对其整体考虑不足,也不利于发挥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如生态农产品产业链中的金融资源多积聚在较为成熟的产品规模化种植和加工环节,对前端的产品研发、散落的农户种植以及后期相关文化和调节服务开发等环节的支持不足;供应链金融在生态产品产业链中应用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影响市场挖掘和增值生态产品价值的积极性。


基于链式思维推动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对策建议


加快构建有利于金融核心功能发挥的生态产品数据链体系


加快建立生态产权数据和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确权及价值核算评估机制,统一包括生态产品在内的自然资源资产分类、检测与调查标准,科学划定使用权和所有权边界,规范使用权、保障收益权、激活转让权、理顺监管权,完善生态产品资产权能,以此建立生态产品产权数据库。


促进生态资源核算由实物向价值的核算过渡。以交换价值核算为基础,加快形成、制定和发布统一的生态产品实物量、功能量和价值量核算的技术流程、指标体系与核算方法。协调整合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的农林、气象、水利、环保等数据,建立生态产品基础数据收集分析体系。构建生态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推进“生态标识”认证,增强生态产品附加值的量化支撑。


推进金融与生态产品产业链数据融通。加强政府与金融系统之间、金融机构之间互动交流,依托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政府部门生态产品信息对金融机构开放共享。构建生态信用体系,扩大绿色信息强制披露主体覆盖面,将企业全生命周期生态绿色表现纳入生态信用记录,推行生态信用等级认证制度,建立产业链“生态绿色红黑名单”等数据库。建立生态产品产业链各环节参与主体信息档案,以融资需求、信用、潜在价值等信息为基础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精准性。


聚焦市场主体和产业发展多环节融资需求,创新多样化链条式金融产品与服务


构建全链条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明确生态资源权益的可抵质押属性,突破以抵押物价值或未来收益的现金流作为放贷标准的限制,积极开展“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等融资模式,创新推广碳汇质押贷款、担保贷款、产品订单抵押贷款以及基于GEP核算、“生态积分”的生态贷等信贷产品。加快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中企业应用供应链金融的链式融资模式。创新生态保险产品,推广应用农业指数保险、农产品收益保险、环境资源保险等产品,优化气候(巨灾)保险等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再保险制度。推动中长期现金流稳定的绿色项目在债券市场融资,创新推广绿色专项债、转型债、绿色集合债、气候债券等产品。推进生态资产和生态项目的资产证券化,鼓励地方设立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加大绿色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碳金融远期、期货等市场,稳定碳价预期,探索推广碳资产管理服务。创新金融组合方式,结合不同生态产品产业链设计合适的金融产品链和服务链组合,释放链式模式的“循环”推进效应。


加快生态权益市场建设。丰富生态权益交易品种,允许企业或个人按政府规划开发的生态资源权益用于市场交易,建立健全地方典型性以及全国性的生态权益交易市场,为生态产品产业链各环节、各主体营造良好的交易对接平台。制定完善的投资者交易机制、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增强服务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资源市场流动性。


强化组织要素支撑和政府市场协同,打通资金链、政策链之中的堵点难点


加强组织机构和资金人才保障。支持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部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立绿色发展银行,专门对接生态产业,强化政策实施力度,减少资金流通壁垒,降低生态项目投融资成本。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以政策性贷款、贴息贷款、税收减免、直接补贴等形式增加政策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引导作用,完善考核评估。积极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的业绩评价体系建设,研究调降绿色贷款风险权重,促进将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情况纳入金融机构年度考核激励。加大对环保、金融等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


有效发挥政府与市场合力放大政策效应。强化金融机构与政府合作,推广“生态产品确权→绿色信贷、生态权益交易→风险补偿”“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金融交易价值发现”“绿色基金撬动→公共产品供给”“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专业化融资担保”等共建模式,增强政府与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推动相关政策直接感知、规范、引导或服务于金融具体业务,打通金融资源配置、流通的政策壁垒,放大金融服务效益。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魏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