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 提升有效融资需求,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2022-07-29  来源: 《银行家》2022年第7期


作者:宗 良 张嘉予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针对有效融资需求变动状况明确指出:“4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长明显放缓,同比少增较多,反映出近期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效融资需求明显下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需要密切关注。有效融资需求有明确的内涵,既突出了需求,又突出了有效,两者缺一不可,“脱实向虚”类的融资需求不能包括在内。有效融资需求既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也是实体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反映。社会融资规模及人民币贷款的增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市场主体的有效融资需求。当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增长受阻时,证明面对尚不明确的形势或较大的下行压力,市场主体开始采取保守政策,发展意愿降低。因此,需要及时找出融资需求低迷的症结点并加以疏通,尽力扭转有效融资需求不足的局面,确保我国稳增长大局的实现。

 

当前有效融资需求相对低迷的主要表现

 

近几年,金融业坚定贯彻国家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战略方针,取得了较好成绩。2021年全年,我国充分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投放流动性,共释放资金2.2万亿元,为金融机构跨周期增强信贷总量打下了基础。2021年,全年实现新增人民币贷款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加3150亿元。2022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3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9.7%和10.6%,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7个和0.3个百分点。金融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大,3月末的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4.6%和29.5%。应该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支持。从2022年二季度开始,奥密克戎病毒在全国多点频发,并波及上海、北京等大中型城市,加之地缘政治风险增大及美国等国开启加息周期,使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有效融资需求不足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一个缩影,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社会融资规模及人民币贷款的增速明显放缓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4月末,M1、M2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1%和10.5%,但社会融资规模增加及人民币贷款增加仍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减少。4月末的人民币贷款增加额为6454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加了8231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9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加了9468亿元(见图1)。

 


企业中长期保持贷款需求增速较慢

 

疫情的反复等大大影响了市场经济主体发展业务: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5784亿元,同比少增176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948亿元,同比少减199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2652亿元,同比少增3953亿元;企业票据融资5148亿元,同比多增2437亿元。居民贷款减少2170亿元,同比多减7453亿元。其中,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不含住房贷款的消费贷款减少1044亿元,同比少增1861亿元;经营贷款减少521亿元,同比少增1569亿元。

 

可见,在非金融企业贷款中,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新增额的增速大幅降低,增速主要依靠票据融资支撑,这充分说明了市场在面对未来不确定性时相对保守的风险偏好(见图2)。受疫情影响,个人消费能力、消费意愿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小微企业信贷增速不及预期,仍是市场痛点

 

在企业板块中,中小微企业受到疫情的冲击较大。2022年4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从年初的89.40下降至88.30,PMI下降至47.30,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值。企业发展受阻的同时,压力同时传导至个人。

 

有效信贷需求的总体下降态势,预示着能够真正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足,也反映出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较弱,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承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当务之急是找到原因并对症下药,改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有效融资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有效融资需求不足的主要成因有三个方面。

 

企业及个人对宏观经济增长前景预期偏弱,融资意愿偏低

 

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加息及疫情反复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及居民的预期,进而降低了企业自身的贷款意愿。由于供应链通常涉及全国多地,非疫情地区企业的业务发展也因为上下游受疫情影响而减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为了应对疫情的蔓延,快速出台了相关政策,使得中国抗疫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疫情的反复及病毒的不断变异对企业的复工复产造成了巨大影响。就企业方面而言,在疫情走势尚不明朗,以及不知是否会有新的变异毒株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选择保守观望,即保持现有规模和业务环境下以“稳”字当头,不借助贷款等融资工具扩大规模,其中小微企业受影响最大。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对市场敏感度较高,遇到因疫情而造成的封控时,许多小微企业因业务不能正常展开而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2022年一季度,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60%。可以看出,扶持小微企业仍然是国家的主要战略方针,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同比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9.7个百分点。

 

企业生产的低迷也直接影响了居民收入、消费意愿及购买力等,2022年4月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0%,为2020年3月以来的新高。2022年一季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10%,增长率较上年同期减少了8.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为8.90%,为2004年以来同比增长率首次跌破10%。

 

在过去10年里,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崛起让中国在物流及供应链等方面获得长足发展,企业供应链实现上下游选择多元化,并遍及全国。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疫情暴发时,即便企业所在地未发生疫情,但如果其供应链上下游受到疫情波及,也会对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企业收益、贷款意愿、员工收益等。供应链环节受损的企业通常面临两种选择:要么等待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要么寻找新的替代企业。选择前者,会导致企业现金周转减速,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等问题,传导至下游则会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企业销货渠道减少等;选择后者,企业则需要打破已经形成体系的供应链结构,寻找新的上游和下游,这都意味着增加成本与不确定性。

 

政策传导不畅,小微企业融资仍比较困难

 

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出台了降低贷款利率LPR等一揽子政策来提振经济、改善民生,并起到了良好作用。但在“宽货币”和“宽信用”的支持下仍然出现了M1、M2增速可观,而有效融资需求下降的局面。其原因在于,不同企业在不同经济环境下会展现迥异状态,金融机构需要在对企业足够了解后,再为企业提出不同的融资提案,同时还需要保证自身风险可控,不出现大规模贷款资产不良或坏账。而这种情况也随之产生了一个政策真空:优质企业或个体不缺钱,可以提供足额连带责任保证,金融机构也愿意提供融资支持;而一些企业及个体或因为自身风险高、对市场环境敏感,或因无法提供足额担保等原因不满足准入条件,无法享受贷款政策。

 

这种情况在小微企业身上尤为明显。长期以来,由于缺少抵押物、征信信息缺失、财务数据不规范等原因,小微企业的融资一直处于“在政策上畅通无阻,但落地时出现困难”的情况。疫情期间,对小微企业还款能力的甄别难度又有所增加。在疫情形势尚不明朗时,不管是从资金提供方的风险角度考虑,还是小微企业主的主观意愿上,都阻碍了对他们的贷款支持。此外,银行在市场上的贷款产品同质化较为普遍。

 

美国加息周期为中国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2021年以来,美国国内通胀率不断走高。2022年5月,美国的CPI升至8.6%,创40年以来新高。美联储于2022年3月宣布加息25个基点,由原来的0.08%上调至0.33%,为2018年12月以来的首次。5月和6月,美联储分别宣布加息50个基点和7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到达1.50%~1.75%区间。相对美国的激进加息政策,我国仍保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加息带动世界经济进入新一个加息周期后,很可能出现世界整体经济增速放缓、贸易需求下降等情况。2022年,中国对外贸易净出口延续了2021年的亮眼表现,在美联储加息危及全球需求背景下,下半年我国出口贸易面临一定压力。该下行压力也可能传导至人民币汇率,并将给资本流动和国内融资市场带来压力。

 

政策发力点和优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源。金融机构要始终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摆正金融工作位置,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有效融资需求不足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支持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坚定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措施,稳定预期,提高意愿

 

2022年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包括六方面33项的稳经济一揽子措施。5月25日,国务院召开了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为我国稳定经济走势、提振市场信心、缓解实体经济困难奠定了坚实基础。措施要求,尽快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托底实体经济,确保迅速扭转3月以来新增贷款增长相对不足的状况,为未来金融加大支持力度指明了方向。上述措施包括:可以通过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严重部门的贷款支持,并要求银行端做好贷后管理,对相关企业和个人避免抽贷断贷;以消费金融为抓手,支持相关领域的消费;稳定能源、供应链等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环节,确保金融机构为相关部门或单位提供必要和稳定的金融支持;重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通过具体政策落实到市场前端以确保小微企业的有序发展,等等。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民间投资等的发展。民间投资在投资中占大头,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疏通政策管道,形成有效传导

 

疫情以来,全国乃至全世界均面临着资产质量下降、信贷规模收缩的问题。2022年6月9日,银保监会召开小微金融工作专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帮扶力度,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做出应有贡献。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进一步倾斜信贷资源,并强调银行要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等服务,同时也要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相关政策。多家银行积极响应号召,出台了相关的纾困政策,为企业及个人提供延后还贷、减息等服务支持。

 

当前,疫情仍然是我国经济复苏道路上的最大阻碍。市场端影响有效融资需求的因素错综复杂,国家相关部委要在政策制定与实施上相互协调,才能够保证宏观政策传导通畅。在疫情完全消失前,如何提升企业和个人的主观意愿非常重要,许多个体将疫情视为“暂停键”。对于企业和个人主观意愿的激发不应该仅限于资金上的支持,配套政策应该持续跟进。考虑到疫情背景下全国物流、人力的流动性大大降低,对物流领域的专项财政政策支持可以有效打通企业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阻塞,加速企业复工复产效率。各地方则应加大人才引进,以及对专业领域人才的工资、住房等方面的补贴,加强人才跨区域流通,有效抑制因疫情导致的失业率上升。但上述政策需要与国家防疫政策相互协调,在确保疫情能够得到有效防控的前提下实施。

 

不断提高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加速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建设

 

应该承认,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领域存在投资回报率偏低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实体经济更应该有效利用资源进行产业升级与创新,在疫情冲击实体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更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用好国家的相关政策,开辟新蓝海,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只有坚持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才能取得长久、健康的发展,也仅有如此才能与金融系统建立长久、坚实的联系,为获得金融支持奠定坚实的基础。更进一步,只有实体经济强盛不衰才能保证金融的健康发展。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立健全的信用评级体系及产品结构,能够有效的从准入端帮助一批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对于小微企业信用价值的挖掘仍然有进步空间。在金融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评级机制应有效利用大数据带来的科技红利,在对每一个客户进行客观、公允的准入考核的同时不断完善评级模型,将“KYC”和客观数据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信用的价值。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双突破

 

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屡次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民航应急贷款等。相关工具的创设与陆续增额,反映了国家对鼓励银行支持重点领域的政策导向。结构性工具利率一般为1.75%,有助于降低银行投放贷款的资金成本。由于创设时间较短,银行仍须提升政策运用效能。以较早出台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为例,据测算,前者额度约在6000亿~9000亿元,预计分两年使用;后者额度经近期提升后已达3000亿元。截至2022年5月底,两项工具累计发放量达2108亿元,距离额度上限仍有一定距离。

 

2022年4月,央行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金融机构可以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增强面向市场时的资金配置能力,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及个人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更加直观地支持融资有困难的小微企业。2022年5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7%,与上次持平;5年期以上LPR为4.45%,较上次下降0.15个百分点。此举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利息负担,减少企业及个人财务成本,在疫情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帮助企业改善利润结构,使其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帮助个人改善财务状况,促进消费和投资,提高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意愿,保证贷款总量稳步增长。

 

下一步,银行业金融机构既要在信贷量的增长方面取得进展,又要在用好结构性工具、支持重点领域方面下足功夫并迈上新台阶,保证资金更好地直达实体经济。

 

金融应进一步摆脱“脱实向虚”,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转变

 

金融机构要从理念上、战略层面上认识长期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金融的逐利性是其生存的天然选择,但也要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盈利的平衡问题。为避免银行资金“脱实向虚”,必须引导金融机构业务回归本质、发挥原有职能、提升主业服务质量,加强金融治理与监管,遏制银行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相互买卖的空转现象。从过往经验看,金融系统过度繁荣后的金融危机会带来大量违约,从而从根本上损伤金融系统的信用。只有真正从金融本质出发,将资金投入优质的实体企业才会产生长期、稳定的回报;只有建立健全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强化内循环,审慎应对美国加息周期等外部风险

 

加快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打通国内循环的关键堵点。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双循环的逐步完善将会使中国有效规避外部风险。坚持科技赋能,强化物流和信息平台领域在统一市场内的关键作用,将在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领域实现自主自强,在软件开发、硬件供给等行业实现自给自足。

 

加强对资本的监管,防止跨境资本在短期内无序流动。美联储加息使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较大的资本外流压力,相关监管部门在此特殊时期应该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控,严肃打击非经营性的投机结售汇等行为。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以优质资产和优惠政策引进外资。中国坚持服务实体的战略方针将使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孵化出一批高质量企业和资产,配合优惠的税收和费率政策,可以有效引入境外资金,同时配合现行有效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在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强化出口贸易。

 

综上所述,目前疫情仍没有结束,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稳定市场预期,保持有效融资需求的平稳增长,让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守住不发生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低线,这也是“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的完美体现。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 其中宗良系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世界金融论坛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魏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