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 | 商业银行声誉资本创建方向与策略

2024-06-07  来源: 《银行家》2024年第5期

作者:

 

商业银行声誉资本是指商业银行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政府、股东、客户、媒体及社会公众等)对商业银行的认知和评价中,能够为其创造价值部分的价值体现,包括抵御声誉风险损失、创造财务效益或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等。商业银行基于公众信任而提供各类金融服务,理应更加重视声誉风险。银行业监管机构近年来两次专门出台行业声誉管理制度,视声誉资本为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之一,已逐渐成为银行业的共识。

 

加强商业银行声誉资本创建的必要性

 

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力军,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承担着“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的重大责任。声誉资本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无形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金融企业抵御风险。声誉资本积累越丰厚,抵御声誉风险的能力越强。

 

扩大金融开放的重要条件。金融业良性发展需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加强声誉资本积累,打造声誉优良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有利于我国金融业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本和长期资本进入,提升国际认可度, 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话语权。

 

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的必要保障。当前社会各个层面对于金融行业的认知与评价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行业、企业声誉风险发生的概率。金融机构需要通过有效举措加强声誉资本积累,把金融行业利国利民、金融企业服务人民、金融从业者良善专业的形象,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好宣传与传播,为金融行业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声誉,直接反映和影响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质效与评价, 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商业银行声誉资本创建,更有其客观必要性。

 

商业银行声誉资本创建的方向

 

坚定的政治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强调“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特色金融机构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性。具体体现为: 商业银行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坚决落实,对国家战略、大型工程、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撑,党的领导在经营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发挥“压舱石”作用。

 

鲜明的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鲜明价值取向,党领导的金融事业起于人民、兴于人民,根本上是人民的事业。拥有良好声誉的商业银行,必然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在经营发展中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金融发展的普惠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金融发展成果。商业银行声誉资本的创建,应着重表现为服务人民、金融惠民的实践与贡献,以及行业中涌现出的厚植人民情怀、践行为民服务的先进人物、优秀典型。

 

过硬的专业性。从微观层面看,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与企业、家庭的财务收支、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其安全性、盈利性、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等专业性表现,为广大利益相关者所高度关注;从宏观层面看,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金融强国的核心要素皆有赖于过硬的专业性。商业银行创建声誉资本,应在彰显专业性上下功夫。


积极的公益性。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众多、经济效益丰厚的经营主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声誉资本,商业银行积极践行企业伦理和社会公益更有其必要性。中国特色商业银行应是有温度、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体。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的“做好五篇大文章”中的“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都蕴含鲜明的公益性,是商业银行声誉资本创建的重要方向。


 

深厚的文化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企业来说,文化是成就“百年老店”的精神资本,更是最深厚的、不可复制的声誉资本。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这是中国特色商业银行应有的文化底蕴,也是金融企业内部声誉建设的基石。有这样的企业形象,银行才是公众可信赖的银行,可以稳健行远的银行。

 

商业银行声誉资本创建的策略与方法

 

“正心修身”,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特色商业银行,其声誉资本的创建与积累,必须把“八个坚持”作为经营管理的总遵循,把“金融利国, 服务人民”作为企业内在追求,深植于心,外化于行。要从上到下牢固树立正确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切实把诚实守信作为立业之基,把以义取利作为价值准则,把稳健审慎作为管理要义, 把守正创新作为内生动力,把依法合规作为经营底线,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价值和利润,实现经济与金融共生共荣。这是新时期商业银行拥有良好声誉的根基所在。


“善守其位”,打造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声誉资本。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明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前进方向,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发展历史及经营实际, 形成差异化的优势与追求目标。基于此而形成的声誉平台,应是各商业银行声誉资本创建与积累的主要着力点。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应赋予声誉平台以新内涵,使自身的声誉资本创建更加有效。

 

“反求诸己”,讲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故事。新时期商业银行应着眼于如何讲好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方针指向、内涵要义相契合的“故事”。包括:体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优越性的特色实践,如金融服务实体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作为与贡献;展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特有“温度”的金融惠民、服务人民的生动事例;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新探索、新成效, 如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的开拓创新;体现优秀金融文化在企业中的培育与实践等。商业银行要讲好这些故事, 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高度和宏阔视野,把金融企业、金融人的探索、作为、贡献,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从自身发展的故事中折射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样才能使公众产生共鸣, 增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价值认同。

 

“好义为公”,将声誉资本创建与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ESG的实践与披露,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创建和积累声誉资本在策略与方法上的共识。ESG实践可以对银行声誉资本的提升乃至经营带来可观收益。从外部来看,银行增加ESG投资,在精准扶贫、支农支小、绿色金融以及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方面积极作为,并对外披露相关信息,能够赢得利益相关者的广泛认同,为流动性创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内部来看,为实现ESG投资的长期声誉积累,银行需要将ESG理念全方位融入业务流程,这会为银行经营管理带来多维影响,有助于改善流动性创造的内部环境。为了巩固、提高声誉资本,商业银行需要加强ESG常态化实践。通过良好的ESG治理,进一步赢得客户、投资者和员工的信任,为自身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厚积薄发”,为声誉资本注入文化养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要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深刻阐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这一重要论述对于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塑造价值观、提升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商业银行声誉资本创建与积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在声誉资本的外在表现,如品牌打造、形象建设、产品设计、整合营销、媒体传播工作中,有机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要善于发掘、弘扬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凝聚而成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企业文化。例如,先进典型的榜样效应、优秀机构的服务理念、业务能手的工匠精神等,激发广大干部员工对于企业声誉的珍惜,为声誉资本的创建与积累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防患未然”,抵御声誉资本消损。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按照监管要求,在落实主体责任、优化治理结构、加强风险排查、强化风险意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包括舆论生态更加复杂多元、金融风险压力趋于加大、外部监管约束日趋严格、公众对银行业形象的认知偏差等,亟须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声誉风险防控的专业化水平。从业界的共识看,着力点仍在提升声誉风险管理的系统效能、风险预警的有效性以及对声誉受损的及时处置、修复能力上。需要商业银行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与渠道,防控住风险,抵御声誉资本损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作者系农银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责任编辑:张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