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建设金融强国的人才培养——兼议探寻中国特色金融教育之路

2024-08-27  来源: 《银行家》2024年第8期

作者:欧明刚 郭宏宇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深刻阐释了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其中包括拥有“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这给高等学校金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服务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和金融强国建设,需要探寻中国特色金融教育之路。

 

金融强国建设对金融人才的新要求

 

大学是各类人才成长的摇篮。高校金融学专业设立的初衷就是为金融业输送合格人才。高校金融教育应当围绕金融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金融强国的伟大征程中,中国金融教育同样应具备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要求高校金融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真正能让金融成为实体经济的血脉,避免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的道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八个坚持”中首要的两项,便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就是强调金融的政治 性和人民性。从高校金融教育来说,就应讲好中国特色金融学,关注中国金融学与传统西方金融学的本质区别,使金融业的发展在根本上明确“为了谁、依靠谁” 的问题。

 

金融市场的信息高度不对称,金融机构需要在“弥补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差”还是“利用信息差获取利益”之间做出选择。外部的金融监管可以对金融机构的运作形成约束,但是,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金融监管机构也难以在短期内有效观察并约束金融机构的运作,并且金融机构往往以金融创新方式弱化甚至摆脱监管的制约。历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均出现高度的信用繁荣,但是金融机构却总是忽视这繁荣信用中的风险,从而在金融业本身高速发展时累积了巨量的系统性风险。我国的金融发展经验表明,正是由于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及在金融活动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使得我国的金融体系未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爆发大的金融风险,并能在历次全球或区域性金融危机中保持安全。因此,金融强国建设需要以金融人才的正确价值取向为第一要求,强调政治素质,要自觉地为人民做金融,依靠人民做金融,并让金融真正惠及人民。中国特色金融教育应当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讲好中国特色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求高校重视金融文化的培育。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我国历史上积累的丰富金融思想与文化传统作为依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金融业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新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不断产生,金融子行业越来越发达,金融合约日益复杂,数学理论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复杂衍生品的定价和复杂的套利操作成为可能,监管和法规往往滞后于金融创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者的文化自觉。

 

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者应当既能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又有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自觉。一是树立诚信文化,不骗消费者。金融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应该对消费者诚实守信,保障客户知情权、充分揭示产品风险和保护客户隐私。二是坚持以义取利,不挣黑心钱。金融机构在推出产品时应当考虑是否符合社会公序良俗,杜绝具有不良导向的所谓“创新”。三是坚持稳健审慎,不出大风险。要将风险意识根植于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骨髓中。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要杜绝业绩压力下的短期利益诱惑,有更强的定力和监管约束力,避免出现大风险。四是坚持守正创新,不打歪主意。金融业必须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守正创新。创新活动必须以方便企业、居民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为要旨,不能老想着钻制度的空子进行监管套利活动,要杜绝打着创新之名行套利之实的活动。五是坚持依法合规,不做坏孩子。金融机构要意识到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的约束从根本上讲是对金融机构的保护。依法合规经营是金融机构的底线,金融机构合规经营才能行稳致远。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应当根植于金融从业人员的骨子里,成为指导金融从业者的自觉行动,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从接受学校教育开始,特别是从接受金融教育开始。这些金融文化教育应落实到每一门相关的课程教育中,同时中国金融教育应当深入挖掘我国金融文化、加强金融文化的教育。

 

金融强国建设要求重视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育。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求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者站在全球视角分析问题,并且具备解决国际化金融问题的能力。高质量发展要求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决定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一方面,我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维护国际收支平衡需要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外汇市场也需要与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逐步建设成为金融强国,原有的国内金融问题会演变为国际化的金融问题。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过程中,强大的货币必然是国际货币,深度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强大的国际金融机构必然发展为跨国金融机构,全面参与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强大的金融监管必然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在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同时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强大的中央银行必然要深度参与全球货币政策的协调,并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政策关注点;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更是要求一大批懂国际金融的专门人才。金融的国际化要求金融人才在分析问题时要以全球视角分析其传导机制、业务关联,并具备全球金融市场运行的知识,实现金融的快速发展与安全发展。

 

金融强国建设要求高校重视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求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者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尤其是对科技产业发展、宏观走势有深刻的理解。金融不能脱离实体经济,但只了解金融知识本身并不足以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脱离实体经济,金融产品就仅仅是在某种风险假设基础上的复杂合约设计,虽然这些金融产品可以做成很长的产品链条,使金融市场主体难以观察到其所对应的实体经济的真正风险,从而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但在其风险假设被实体经济证伪之后,就会产生更大的危机。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金融强国离不开横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人才。只有了解了实体经济如何产生收益、形成风险,并以索取权的方式反映在金融工具之中,才能有效地判断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在实体经济中,科技领域和绿色领域尤为重要。一方面,这些领域对应着实体经济的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了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另一方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金融行业的数字技术应用和围绕养老需要的金融服务都是不断创新的领域,知识的更新迭代非常迅速。金融人才必须能够理解现代科技发展、能够运用数字技术改造金融业,并且深刻理解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独特金融需求。因此,高校在金融人才的能力培养中要增加对现代科技和产业的理解。

 

当前中国金融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金融教育要适应金融强国建设对金融人才的高要求,但是原有的金融教育格局不可能一下子转变过来,高校在金融伦理、知识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培养上仍面临挑战。

 

高等金融教育面临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高速发展和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中国高等金融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全国招收金融类专业本科生的学校已有400余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本科招生规模每年达10万人。同时,金融硕士培养单位达230多家, 每年招收金融硕士达1.23万人。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金融业发展从规模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的转变,中国金融教育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一方面金融机构正在收缩、转型和兼并重组,对人才的总量需求也在下降;同时,金融行业对纯金融专业的人才需求比例在减少,金融业需要的人才结构呈多样化趋势,在总需求减少、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对信息科技人才的需求总体逆势增长。此外,随着金融教育的发展,金融业的人才需求在学历结构方面也有提升。因此,高校的金融教育同样面临着一个高质量发展的课题,即怎样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培养有独特竞争力、差异化的金融人才。

 

金融伦理教育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价值观的培育在金融人才的培养中处于基础地位,但是,金融伦理教育长期以来集中在两个特定领域:一是职业伦理,把金融伦理教育与某些职业身份联系起来,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及其他执业资格考试涉及伦理教育内容;二是伦理信息披露,这部分金融伦理教育基于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或潜在投资者的伦理要求,比如企业社会责任。但是,金融伦理教育需要被置于更重要的地位。仅在特定领域强调金融伦理是不够的,中国特色金融教育所培养的金融人才需要深刻认识各类金融理论的伦理基础,破除“伦理中性”的观点,明确金融理论中隐含的“公平”“正义”取向,从而明确金融市场运行中的政治性,进而保证金融业务真正具有人民性。近年来,金融伦理课开始进入不少学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但课程体系如何构建、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处于何种地位,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中国特色金融教育需要加强金融伦理课程的地位,并完善中国金融伦理课程的体系,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和中国金融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应当成为中国特色金融伦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教育存在过度西方化倾向。诚然,现代金融业起源于西方,现代金融理论也起源于西方,这些年我们金融教育传授的知识大多数是基于西方制度的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其中包含所有制度下金融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共同知识,但是对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金融运行规律和逻辑却研究得不够,金融学教材建设明显滞后于生动的中国金融实践。不少金融类教材没有关注中国金融监管或实践的最新动态,使用的案例或习题具有明显的西方教材色彩。因此,中国特色金融教育急需一些高质量、能反映中国生动金融实践的教材。

 

金融教育存在过度学术化倾向。近年来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不少学校包括金融学科越来越重视教师的科研活动和学术成果,中国金融学科的整体水平提升了不少,学生也得到了良好的学术训练。但是高校过度强调学术性和科研能力,可能对基础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有所忽视。金融教育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不足,在学生论文写作中存在重模型、轻案例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拥有行业实践经验的师资并不多。在国外一些知名大学,教师队伍中除了学术能力突出的研究型教师外,还有一些来自金融机构的经验丰富又有较高学历背景的业内人士。虽然金融行业也强调与高校的融合,开展金融实践教育,建立了金融实践教学基地和各种形式的实验室,邀请部分业内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或授课,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紧密型、长期制度型“行校合作”机制并不多见。

 

发展中国特色金融教育

 

培养金融强国所需的人才队伍,必须走中国特色金融教育之路,培养讲政治、有情怀、懂科技的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

 

加强价值观教育和金融文化教育,夯实中国特色金融伦理教育。金融工作具有政治性和人民性,政治过硬是中国特色金融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必须贯穿于金融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价值观教育和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教育是相互促进的,构成了中国特色金融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部分。高校要将正确的义利观融入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正确义利观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国特色的金融人才培养应当注重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国家利益优先、人民利益至上,不能单纯以盈利为目标,而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实现金融与经济、社会、环境共生共荣,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课程体系中,一是应该加强金融伦理课程的教学,将金融伦理课变为必修课,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融入金融伦理课程中;二是要加强金融史特别是中国金融史的教育;三是要加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史的教育和中国金融形势教育,让学生们真正了解中国金融故事、讲好中国金融故事,加深对中国金融运行规律与逻辑的理解。

 

编写中国特色金融教材,服务中国特色金融教育。近年来,国家组织有关专家正在编写包含《中国金融学》在内的一系列中国经济学教材,这对于扭转当前经济学教育过度西方化的倾向,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做法同样适用于金融学专业的各个核心课程。除了国家或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之外,还应鼓励竞争,让更多老师来撰写相关金融教材。与中国制度环境关系更贴近的课程,需要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一些原理性课程,既可以中国为背景,也可在使用原版教材时适当多引用一些中国的案例。

 

加强科技教育,提升学生科技素养。一方面,为适应金融业数字化趋势,金融教育也要在数字金融相关领域迎头赶上,加强相关课程建设。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更好地服务高科技企业做好科技金融,高校应加强培养学生对现代科技的理解能力, 强化有关科技前沿、产业前沿的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数字化技术的掌握和科技素养的提升将大大提升金融人才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提升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引入大量国内金融前沿案例,并且将案例的编撰与我国金融领域的现实问题深度融合,避免金融人才教学与教学能力的空洞化,并培育出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通过创设大量的专业技能竞赛,对现实的金融问题进行模拟, 使国内培养的金融人才真正了解技术与文化在解决现实问题时起到的不同作用;通过规范并强化金融教育中的实习过程,使金融人才尽快融入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并且主动将技术能力与文化素质结合起来。加强金融机构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共同开设实训课程。发挥金融行业协会的作用,由行业协会来组织有关高校参加相应的培训、比赛,通过比赛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农村,了解实体经济的运行特点,增强对金融服务对象的了解,从而更加坚定以后在金融工作中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决心和提升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

 

结合院校特点,形成各自人才培养特色。当前有金融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中,财经类院校招生的规模大,其传统优势在于财经管理类学科比较齐全,近年来一直在强化信息科技和大数据方面的教学。综合性大学可以发挥学科齐全的优势,走交叉发展的道路。不同院校的核心专业与金融专业相结合,就可以形成具有不同院校特色的金融教育,从而在主流的“通才”教育之下形成人才素质的差异化,进而适应不同金融子行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不同院校不应当在某些热点领域集中培养相似的金融人才,而要深耕长期具有优势的金融子行业,塑造各具特色且在优势的金融子行业具备持久竞争力的金融人才。高等院校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科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金融教育品牌,走差异化道路。例如, 外交学院的金融教育比较重视发挥学校的外语优势与外交特色,着重培养能够适应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金融人才。

 

继续扩大开放,提升中国金融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成为金融强国,意味着中国的金融在全球的影响力提升,也意味着中国金融的国际化程度提升,中国金融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也相应地提升。更高的金融开放也可能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为此需要能够驾驭更大的金融开放而保持较低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人才,这就需要中国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国际领导力、制度设计能力、良好国际沟通能力和很强的专业能力的金融人才,因此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能力培养上要下功夫,仍然要走开放办学的思路,鼓励学生到境外学校、金融机构以及国际金融机构交流,吸引更多海外名校师资和金融机构来校交流。近年来,外交学院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培养的学生越来越多地服务中国金融机构和中国金融业务的全球化;未来需要总结经验强化优势,进一步提升开放办学水平,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国际化金融人才。此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金融业也会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金融,中国的金融教育也要做好迎接更高水平开放的准备。

 


(本文是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和外交学院教学管理及改革项目“新时代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项目编号:JG2022-03〕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张志敏